查看原文
其他

记者:人被咬伤,大家却松了口气!

中国记协微信 中国记协
2024-07-21



今年1月至5月,一只叫“海棠”的鲸鱼在搁浅后被人类成功救助,海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海报深读融媒工作室派出多名记者拍摄纪录片《大鱼“海棠”:145天的重生“鲸”历》,相关作品入选中国记协微信“我的代表作”。这部纪录片平实质朴,引人入胜,温情感人。


纪录片主创、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刘冀冀、周凡妮、周淑仪受邀为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我在现场”栏目来稿,讲述这段经历。


本栏目长期征稿,征稿信息附文末。

















我在现场|记者:人被咬伤,大家却松了口气!


本文作者:王程龙 刘冀冀 周凡妮 周淑仪


(一)


“三亚海棠湾海滩边,一头鲸鱼搁浅,速来。”

1月3日,海南日报编辑中心、新媒体中心、海报深读融媒工作室……多个部门微信群同时出现一条消息,大家都很紧张。

从海口赶到三亚时,这只名叫“海棠”的鲸鱼已经从沙滩边被转运到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根据专家组的判断,“海棠”是一头亚成年的雄性短肢领航鲸,相当于人类十七、八岁的青少年。

见到它时,它的脑袋上有很多深浅不一的洞状伤口,尾鳍也有明显的划伤。据推测,“海棠”可能与达摩鲨有过一番“搏斗”。


如果仅仅是外伤,情况会乐观许多。然而,“海棠”的状态尤为虚弱,已经无法保持平衡,四名强健的男性志愿者同时用力,才能扶住它不发生侧翻。

我们在与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兽医熊春霖的沟通中了解到,鲸鱼如果发生侧翻,就意味着呼吸孔被泡在水中,很快就会窒息而死。从那天起,200余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24小时不间断轮流泡在水里看护“海棠”。

“看到‘海棠’,就想起去年救助的侏儒抹香鲸‘蓝宝’,同样也是搁浅,但‘蓝宝’只坚持了28小时……”熊春霖说。

2024年1月4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志愿者在医疗池中守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的领航鲸 “海棠”。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鲸豚遇到搁浅,表明其身体伤势已非常严重,存活下来的概率不到1%。”站在救助池边,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秘书长蒲冰梅介绍道,目光一刻也没离开“海棠”。

“只要有一口气,我们就想把它救活。”

为给“海棠”更精准有效的施救,保育员和兽医给它做了B超和胃镜,检查结果为肺部感染病毒所引发的炎症。万幸,胃部暂时不存在炎症。


1月3日傍晚,奄奄一息的“海棠”嘴巴紧闭,保育员和志愿者只好先掰开它的嘴巴,用卷好的毛巾撑住“海棠”的嘴,才勉强为它灌喂下搁浅后的“第一餐”:一些食物和药物。


(二)

1月3日至5日,是“海棠”转危为安的关键期,我们几乎每天都拍摄记录它的动态,希望它能早点好起来。

获救3天后,“海棠”第一次张嘴吃鱿鱼了。自主进食的消息,对所有参与救助的人而言,无异于一剂强心针。那天,我们记录下了它自主进食时的贪吃模样。

开心之余,一个“小插曲”意外发生。


从“海棠”被救治的第一天起,兽医每天都要给它抽血检查。1月8日,当志愿者和保育员为“海棠”扎针采血时,它有了应激反应。

只见它一个甩尾,溅起巨大水花,旋即转身加速,游向一名尚未及时“逃离”医疗池的志愿者,朝着腿部咬了一口,当即见了红。

2024年1月8日,在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志愿者为领航鲸“海棠”进行日常体检采血时,引起“海棠”的应激反应,“海棠”咬向一名志愿者的腿部。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被咬后会有点担心,毕竟‘海棠’是野生动物,我们不确定它是否携带了病毒和细菌。”蒲冰梅说。伤者第一时间做了伤口消毒处理,并被带到医院接种了疫苗。

尽管有些惊险,但也传递出一个积极讯号:“海棠”的身体状况逐渐向好。

2024年1月8日,救治5天后,领航鲸“海棠”自主保持平衡在医疗池中漂浮。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三)

1月21日,春节前夕,“海棠”游出医疗池,第一次来到户外面积更大、水更深的水池活动,保育员开始对它进行潜水捕食的恢复训练。

刚开始几天,“海棠”对新的环境感到陌生,一直保持着在医疗池中转圈圈的状态。

在保育员的引导下,聪明的“海棠”很快就能接住保育员的鱿鱼抛喂,甚至还能辨别大小鱿鱼,“你手中拿着小鱿鱼,它一般都很‘淡定’。看到你拿了大鱿鱼,它才会游过来吃。鲸豚属于高智商动物,智力相当于5、6岁的小孩。”

2024年5月7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户外水池,“海棠”冲出水面,查看志愿者手中是否携带它爱吃的鱿鱼。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2月9日是除夕,几名志愿者和保育员都没有回家,陪着“海棠”在海昌生物保育中心过年。

潜水员、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志愿者王悦琪将小鱿鱼塞进大鱿鱼的肚子里,制作成“海棠”专属饺子,给它加餐。“给它‘包饺子’,希望它不孤单,也希望它别挑食,不要只吃大的不吃小的。”

被很多人唤作“海棠干妈”,王悦琪可谓实至名归。从“海棠”搁浅被救的那天起,她几乎每天都来照顾“海棠”,每天给它买上几十斤的鱿鱼“口粮”,从不间断。


回想第一次与“海棠”的亲密接触,王悦琪记忆犹新:“第一次下水扶住它,看着它不要侧翻,结果被它一个甩尾扇飞出去,我‘瘸’了好几天。到医院检查时,医生问我是不是被电动车撞了。”

即便如此,王悦琪对“海棠”的爱并无半分消减,她甚至将“海棠”蹭掉的一小块皮保留了下来,细心收藏。“我们见过稀有点的皮,也只不过是鳄鱼皮、珍珠鱼皮,鲸鱼皮没有人见过吧?”


(四)


4月24日上午,在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的户外水域,工作人员在水中一字排开,与“海棠”斗智斗勇,希望以此引导它进入医疗池中进行放生前医疗体检。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在保育员和志愿者的精心呵护下,“海棠”身体恢复良好,不但长胖了还长“高”了,胸围和身长都增长了10厘米。

5月7日,经过专家组12位专家共同评估,认为“海棠”已具备野外放归条件,这也意味着“海棠”回家进入倒计时。

2024年5月7日,多方专家经过考察论证,一致认为“海棠”具备野外放生条件。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5月25日,三亚海昌生物保育中心举办了放生仪式,志愿者、保育员等相互配合将“海棠”运往三亚港务局码头。

当天下午6时许,利洋358科考船载着“海棠”,从三亚出发。保育员和志愿者全程守护,测量“海棠”的体温和呼吸次数,以保证“海棠”身体的健康状态。


2024年5月25日,运往港口前,工作人员在“海棠”背鳍上安装定位信标,以便追踪它在大海中的活动状态。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拍摄


经过10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5月26日上午6时许,科考船来到距离海南三亚70海里的水域,“海棠”迎来了回归海洋家园的重要时刻。

保育员、志愿者和船员将装着“海棠”的担架吊起,移至船尾,众人齐心协力拉动担架布,“三、二、一,放!”伴随着整齐的号令声,“啪”一声巨响,海面水花飞溅,“海棠”回到了阔别145天的海洋家园。


2024年5月25日,三亚港务局码头,装载“海棠”的放生槽吊运至“利洋358”科考船。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心情五味杂陈,刚刚看到它回归大海的一刹那,非常开心,但是看它形单影只地漂泊在海面的状态,像担心自己的孩子一样。”蒲冰梅站在科考船的甲板上望着逐渐远去的“海棠”,向我们表露心中的喜悦和担忧。


“下潜了,下潜了,看到‘海棠’多次下潜,我就放心了。”看着志愿者李海勤拍摄的实时无人机画面,蒲冰梅由衷感慨。


“回家吧!希望‘海棠’能够勇敢健康地活下去,尽快找到家人和朋友。”志愿者李波望向大海送出祝福。

2024年5月26日6时许,“利洋358”科考船抵达适合放生的深海海域,“海棠”被顺利放归大海。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拍摄


(五)

145天,这一路走来,有什么想说的吗?”

我们向参与这次行动的救助者们抛出同一个问题。

2024年5月25日,“海棠”的发现者之一宋科威拿着它搁浅沙滩的现场照片,讲述爱心救助的经过。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海昌生物保育中心保育员江建军在镜头前眨巴了几下眼睛,一时想不到要说些什么。当被追问“是否有不舍的感觉?”时,他思考了几秒回复:“你可以理解成医生对病人的情感,我们尽全力将它救活,就是希望它回归大海,找到自己的族群。”


王悦琪的回答非常干脆:“因为地球的70%都是海洋,而我们人类所探索的海洋不到10%。作为一个潜水教练,也作为一个热爱大海的人,我希望‘海棠’带着我们的爱继续去探索大海,并且它是个小伙子,希望它尽快繁衍后代,拯救一下种群。”

蒲冰梅在梳理了“海棠”救治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后,非常理性地表示,将加强对公众的科普教育,提升民间组织救治水平。“‘海棠’救治成功,对于搁浅鲸豚的救治来说,不是终点,而是起步。”


2024年5月25日,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利洋358”科考船内讨论放生细节。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每个人的回答不尽相同,对救助的理解各有差异,然而,大家对“海棠”的爱与善意,却是一致的。


2024年5月26日,志愿者使用无人机实时观察重回大海的“海棠”。海南日报记者 王程龙 摄


我们将这段故事拍成一部微纪录片——《大鱼“海棠”:145天的重生“鲸”历》。发布后,收获了诸多肯定,有称赞报道扎实,也有说深受触动。一个好友深夜给摄制组的小伙伴发来微信:“看完纪录片,我准备报名做(海洋保护的)志愿者了。”

回顾这段经历,145天,近3500小时,超500人次参与救助……我们见证了跌宕起伏的瞬间,也记录下温情感人的时刻,这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这段关于爱与重生的生命奇遇,也将成为我们记者生涯中难忘的一笔。


征稿启事


“我在现场”是中国记协微信启动改版以来开创的首个栏目,是编辑部重点打造的精品栏目。


“我在现场”中,记者以第一人称讲述一线采访故事,深挖故事细节,分享真知灼见、流露真情实感,鲜活明快、可读性强。编辑部不定期将优秀作品集纳成册出版发行。


更多稿件请参考文末 #我在现场 专栏。投稿地址zgjxwxtg@163.com标注【我在现场】+单位+姓名+联系方式。


投稿要求:

1、字数2000—3000字最佳;

2、强调现场感,记者在现场;突出故事性,记者讲好故事;提高可读性,语言表达简洁凝练。


优质投稿将单篇展示在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上,编辑部会与记者本人联系,后续沟通稿酬等相关事宜。




更多阅读

枪声响起,新华社记者连夜增援!

记者很紧张:生怕问了不该问的!

陈岳叔叔,你在哪里?

本期我在现场,发自东部战区方向

来源:中国记协微信(ID:zgjxacja)

本期编辑:李永锡 樊杨 任金蕊

实习:叶佳鑫


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