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回眸

本文选自《新华文摘》2022年第21期历史栏目

作者:何一民 何永之


2021年11月,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在世界排名居前。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表现在多方面,而城市则是集中展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空间场域。回顾中国城市百年发展历程,可以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述说众多成就时,有两个关键词值得关注:一是“跟随者”,二是“领跑者”。所谓“跟随者”,是指中国城市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的起跑阶段,中国一直跟随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向西方国家学习,以西方城市的发展为模板和标准。所谓“领跑者”,是指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发展,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带领8亿多农民进入“城市时代”。中国城市发展从西方城市发展的“跟随者”,开始转变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建设的“领跑者”,其间积累了若干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并可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一、城市化从“步履蹒跚起步”到进入“城市时代”

中国曾是世界城市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城市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但近代以后,中国落后了。中国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转型起步晚、起点低,反而成为世界城市化的追随者。18世纪欧洲开始工业革命,率先启动城市化,工业化、城市化从欧洲逐渐向亚洲、美洲等地蔓延。1950年,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增至47%,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增至18%,而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10.6%。此时,中国的城市化率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上百年,也落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新中国城市化正是基于这样的水平开始艰难起步。70余年来,中国城市化历经三个阶段的曲折发展,最终步入快速发展通道,初步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转移,城市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一)新中国城市化的起步阶段(1949—1978):城市化进程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城市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发展工业化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一五”期间,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能源、冶金、机械、化工、电子、航空等各类工业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产业基础,新中国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一批城市快速兴起和发展,“一五”期间仅新增加的资源型城市就有21个。1949年,中国的设市城市数为120个,1957年设市城市增至176个。1958年,随着“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兴起,中国城市也出现“大跃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职工人数也大最增加。1958年末,“全国职工人数从1957年底的3101万人,猛增到5194万人,一年内增长77%”。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最终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来裁减城市人口,压缩城市数量。1960年代初期,连续三年中国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直到1964年城市人口才开始出现正增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一度出现社会秩序混乱现象,人口增长也出现无序状态,全国总人口和城市人口都呈快速增长态势,但城镇人口的增速低于总人口的增速,此一时期由于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社会结构的固化,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极弱,此外,由于“上山下乡”运动使城镇人口向农村流动,更是导致城镇人口减少,因而“文化大革命”十年间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此一时期全国总人口从72538万人增长到92420万人,十年间增长了近2亿人口,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45%;全国城镇人口数量从13054万人增长到1605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2.09%。

总的说来,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城市化的最大特征就是呈波浪式曲折发展,整体发展较为缓慢,除“一五”时期外,城市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低。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计划经济体制有关外,以户籍制度建立为标志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和“二元经济结构”更是重要原因。

(二)中国城市化起飞准备阶段(1979—2000年):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城市化快速发展

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的基本国策发生了根本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经济政策逐步推动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打破了城乡壁垒,释放了城市发展的活力,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挣脱土地束缚涌向城市,而城市经济改革使城市产业对外来人口的吸纳能力大幅度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特别是东部沿海的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由此带动各地城市化的发展,从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打工潮”,人口从内地向东部沿海城市聚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为推动城市化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纪80年代,中国相继实施了地改市、县改市、加强小城镇建设、撤社建乡、降低建制镇设镇标准、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放宽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的条件等多方面的制度和政策改革。20世纪90年代,中央进一步推出一系列新的改革政策,如国企改革、县市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等,从而使城市化进程进入“快车道”。1992年以来,国民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再次加快。

1982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仅为21.1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199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增至26.41%。20世纪9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浪潮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1995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达35174万人,占中国总人口的29.04%。1995年城市人口比1978年城市人口净增加了17929万人,年均增长0.65个百分点。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区域从沿海向内地全面展开,设市城市数量也较前增加,1995年全国设市城市达到640个,比1990年增加了173个;建制镇也增至16000多个,比1990年增加了4000多个。到200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36.22%,城市水平进一步提高。

按照世界早期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国家的先例来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30%左右,这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迈上新台阶——从缓慢发展的城市化“1.0阶段”进入到快速发展的城市化“2.0阶段”,因而在21世纪来临之际,中国城市化已经进入起飞的前夜。

(三)中国城市化起飞阶段(2000年以来):中国大跨步进入“城市时代”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起飞阶段, “城市化率以平均每年1.35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加速增长,城市总人口年均增长2096万人。2011年末,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51.27%”。城市总人口首次超过全国总人口的一半,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城市时代”。

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人为核心全面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城市建设进入提质增速、大繁荣大发展的新阶段。

新时代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化是在“五位一体”总目标要求下,以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一体总揽和协调发展为目标,以人为核心就是要高度重视人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型城市化要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人与自然互动共生,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革命性变革,进而构建“人、产、城”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新型城市形态。新时代新型城市化要求保护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是文明的载体,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守望者,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确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使中国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提质增速。2020年末中国总人口达1443497378人,城镇人口为901991162人,占总人口的63.89%。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城镇人口只有5700万人,占总人口的10.64%。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是1949年的15.82倍,71年间中国城镇人口净增加了84499万人。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数亿农村人口从阡陌土埂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如此宏伟的人口迁移只有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可能实现。与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没有拔根运动,农民进入城市更加平稳有序。国家为离乡进城农民保留了承包地和宅基地,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进一步可融入城市成为市民,退一步可以回乡成为创业者或新式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世界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经济开始向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内需拉动为主的增长轨道转移,城市化则是内需拉动和投资拉动的最重要、最持久动力之一。

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和演化,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在重视市场化和社会化作用的同时,保留了国家力量和规划的作用,是社会化导向与政府规划导向相结合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未来1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平稳增长,城市化率继续提高,预计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人以上,城市化率将达到70%左右。为了保证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需要打破原有路径依赖,以完善制度和深化改革为依托,增强经济韧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弥补消费升级短板,提高制度质量,激励制度创新,建立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了确保城市化以高效率、可持续性和包容性的方式发展,不仅要让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中,而且也必须让他们进入城市后能够融入城市,从而由农民转化为市民。此外,要高度关注城市低收入人群,使之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普遍受益,确保城市弱势群体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


二、 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成就与特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传承了中国城市数千年的历史遗产。新中国成立以来,借鉴了世界城市发展的经验,在短短70余年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并形成了城市发展的时代特征。

(一)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群成为国家发展的增长极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发展最为显著的一个成就和突出特征就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普遍扩大,大城市向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发展、城市化区域快速扩展,城市群快速形成,成为引领国家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1947年,中国人口超过5万人的城市有116个,其中1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21个,100万人以上的城市仅有5个。2020年,中国内地共有设市城市684个,另有建制镇21013个,其中常住人口超过4.5万人的建制镇约5500个,甚至有不少城镇人口达数十万人,严格地讲这些城镇都是正规意义上的城市,因而,当下中国城市的数量较20世纪上半叶至少增加了数倍。

城市发展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变化。1981年,中国共有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18个,较1947年增加了3倍,其中上海城区人口为608.6万人,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城市人口较前也有较大幅度增加,1981年达到465.5万人。这些百万人口大城市大多数是直辖市或省会城市,都是一定区域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由此可见,在此一阶段中国城市仍然遵循了农业时代政治中心城市优先发展的规律,政治力量所形成的虹吸效应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户籍政策的变化、二元社会结构的解体和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20年,中国共有设市城市684个,其中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12个;500万至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10个;100万至500万人口城市238个;50万至100万人口城市177个;50万人口以下城市254个。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形成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特征,即形成了以超大、特大和大城市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同步发展的格局。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已经成为几千年来城市发展史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也是非常特殊的案例,没有哪个国家的超大、特大城市数量有如此之多,2020年世界人口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有4个是中国的城市。

在农业时代,城市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因而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薄弱,城市对区域的带动能力较弱,单体城市孤立发展成为主要模式。但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陆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变革,全国性市场和全球性市场相继形成,城市之间的联系普遍加强,单体城市不再是孤立地发展,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成为发展的新趋势,因而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相继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的发展路径也沿着单体城市向城市群方向转型,成为西方城市的跟随者,相继形成了若干城市群。但中国城市群与欧美城市群仍然有很大区别,其中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欧美城市群的形成是以市场化和社会化导向为主,而中国城市群的形成则是国家力量和规划导向与市场化、社会化相结合为主,国家力量对于城市群的构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就确定了以中心城市来带动区域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010年,中国政府正式确立了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型战略,先后确定了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西安9个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并赋予这些城市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等多方面的新功能,要求它们引领和带动相关城市群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推动了多层级的城市群发展,尤其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等向中国的世界级超大城市群发展。中国政府正是通过顶层设计和规划,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与市场化、社会化相结合,塑造了中国城市群的发展格局。

(二)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中心地位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在区域和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成为不同层级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国家经济中心。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城市经济虽然较新中国成立以前有巨大的发展,但是相比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仍然严重落后。1988年,纽约的GDP是上海的21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很快。2018年中国内地重要城市GDP较1980年增加倍数分别为:上海增加了105倍,北京增加了217倍,天津增加了181倍,广州增加了403倍,重庆增加了224倍,其他重要城市的GDP都是成百倍地增加。世界GDP前20位的城市中有6个中国城市,其中上海和北京分别为第5、6位,深圳第12位,广州、重庆分别排名第15、16位,香港排名第17位。可以说中国城市创造了数千年来发展的一大奇迹。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收入水平有了巨大提高,据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收入仅27美元,而2020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0504美元,全国居民人均收入为4894美元,较1949年增加了181倍。

当然,也需要看到,中国内地城市经济发展增速虽然很快,经济总量很大,但在人均GDP方面仍然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重要城市有一定的差距。

(三)城市基础设施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巨大提升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城市的供电、供水、供气及排水、排污和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极为匮乏,市容市貌破败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和现代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发生根本改变,绿化、美化、生态化、宜居化和以人为本,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一是市政设施逐渐完善,生活方式日益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供水、排水、供热、供气、垃圾和污水处理等维持城市运转与发展的支撑系统得到前所未有的建设,各种配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住房制度改革更使得城市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商品房发展改变了城市空间布局和城市的宜居性,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并增强了聚集力。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镇,市政基础设施都日益完善,人们的生活日益现代化。

二是交通基础设施快速改善,城市居民出行极为方便。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对外交通形成了以高铁、铁路、高速公路、公路、航空和水路密集交织的立体交通网络,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正在成为现实。城市内部交通也得到改善。城市公交、地铁、城铁、出租车、网约车和共享单车等构成了城市出行交通网络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城市居民的出行。

三是信息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通讯业呈蓬勃发展态势,计算机、智能手机全面普及,网络使用者达10亿人,“互联网+”“智能化+”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经济工作、生活方式和时空观念。2021年全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2216亿元,电子商务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021年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为13.1万亿元,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4.5%。近年来,在国家的引领下,各级城市之间各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正在快速提升,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正推动和提升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变得更加科学化和精细化、精准化,从而改变着城市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改变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

四是公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努力发展学校正规教育和社会教育,快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改革开放以来,多层次的教育全面展开、快速发展。2021年全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在校学生2.89亿人。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化,城市适龄儿童都能就近接受义务教育。城市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也得到大发展,2020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美术馆618个、博物馆5788个、文化馆3327个、文化站4万多个。

五是社保医疗体系不断健全。新中国成立后,城市政府机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及部分大型集体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制度迅速建立。改革开放后,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覆盖城乡。此外,国家还在城市先后建立了“失业保险”“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其后又相继增加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近年来,各级城市大力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均衡化、便利化,推动全民共享高品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推动城市社区共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

六是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城市更加宜居。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将以人为本、绿色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价值观,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中国城市的发展目标之一。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各级城市都在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新理念指导下,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高到战略发展高度,生态化、园林化、公园化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城市在发展进程中没有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没有在城市中形成贫民窟,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城中村现象已经逐步消除,各级城市更加绿化、美丽、亮化。城市的发展不仅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而且带来了人们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上的变化。


三、 中国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市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中国城市之所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城市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城市发展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仅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能完成的城市化进程,创造了近8亿人平稳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人间奇迹;城市空间结构、产业结构、规模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变,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城市体系,城市群成为引领地区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源;城市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和现代化,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巨大提升。这些伟大历史成就的取得,都是建立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基础之上,这是新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重要特征与最大优势。

新中国历史充分证明, “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新中国城市建设就不可能在百废待兴中恢复发展,在艰难曲折中砥砺前进,在停滞徘徊中奋起直追,在改革开放中绽放光彩,在新的时代走向辉煌”。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更是强化了对城市工作的全方位领导。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形成了国家层面的科学、高效的顶层设计,形成了城市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发展目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保持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前行,推进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要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纵观百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极大的政治智慧管理和建设城市,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城市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步探索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之路:一方面,我们立足自身,结合中国城市建设的客观实际,坚持自主发展,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另一方面,也不失时机地关注和把握世界发展潮流,在开放包容中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积极融入世界城市化潮流,总结和吸取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避免了很多弯路。在全球化进程中,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过程中,相互学习、交流交融是大势所趋,因而中国城市发展一是要改革开放,二是要兼容并蓄,三是要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弃之。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以人为主体的,城市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希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新中国成立后,党始终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对城市进行改造和建设。改革开放以后,党更是强调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如何转化为市民问题,高度关注如何解决城市就业、教育、医疗、居住等各种民生问题。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

实践证明,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党领导城市建设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足点,也是中国城市建设与治理的独特优势。当前,以城市为中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更需要在历史维度中把握基本发展脉络,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政治本色与价值追求,通过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规模结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努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开拓人类城市文明新境界。

中国城市发展的道路表明,构建完善的、强大的国家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城市的科学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化3.0发展阶段,大都市区和城市群已经成为推动国家与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同城化、区域一体化、生态化和绿色发展正成为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城市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出了一条发展中国家后发展城市化、现代化的道路,中国智慧将使中国城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进程中起到领跑者的作用。

未来20多年,中国将完成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并将以城市为主要载体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这个过程之中,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还将进一步增强,不同层级的城市都将以共建、共进、共保、共赢、共享为基本原则,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城市发展将出现新的趋势。

一是以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为单核或双核的多层级城市群发展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是提升城市之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三是加强城市群生态环境建设,打破城市边界限制,尤其是在水生态环境、大气生态环境和土壤环境保护方面,实现城市之间和城市群之间的共保联治、协同防治和协同监管。

四是以人为本,大力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服务方面的需求。

五是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将进一步开放合作,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共建公平包容的社会环境,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六是城市群内不同层级城市将努力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共同建立规则统一的制度体系,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合作机制。


结 语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重要载体的城市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不仅表现在数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的数量、规模、形态、空间和物质等外在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也表现为城市的性质、功能、结构、地位和作用等发生了巨大变化。70多年来中国现代城市治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现代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和空间结构基本形成,从而完成了从传统农业时代城市向现代工业时代城市的转型。

近代以来,中国在城市发展方面曾经是世界发达国家虚心的跟随者、虔诚的模仿者,但同时也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学习者。在跟随、模仿和学习过程中,中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国情和城市发展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发展道路,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初步实现了从跟随者向领跑者的转变。中国城市发展的成就和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不仅对于中国未来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也将在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参考。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西南民族大学建筑学院】

( 摘自《福建论坛》2022 年第 7 期,原题为《从跟随者到领跑者: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成就与经验回眸》,原文约 30000 字)

新华观察|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来龙去脉”

文艺评论|世界文学谱系研究:一种阐释性建构

新华观察|数字货币正成为大国竞逐场

教育|“高校专项”招生政策的动因、挑战及未来走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