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4月25日 上午 8:01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聊聊我们的初心和愿景

不止十一人 财经十一人 2021-04-12

建立一家由“自我驱动+创造力”型员工组成的自由人联合体公司,每当这个念头涌起,我就会激动不已

文 | 马克



新年第一天,我想聊聊我们的初心和愿景。


经常有人问我:你们是哪十一个人?其实十一人是公号创建时的人数,现在早就不止十一人了。这个号最初是《财经》杂志产业组编辑注册的个人号,两年多前开始尝试公司化运作,现在是《财经》当大股东、团队持股的法人号。


说来惭愧,我们只有近20万订户,十万+的文章也屈指可数,聊以自慰的是文章下面时不时有留言说:这是我看到的把XX事说得最清楚的文章。也经常有来加作者微信的读者说:读了你的XX文章,受益匪浅。


这说明我们没有背离初心——把事儿写准,尽到媒体人的本份。我们把文章写准了,世界就会多一点真实,真实的东西多了,世界就会变得好一点。


把事儿写准其实不容易,光三观正不行,还得有专业,光有新闻专业不行,还得有行业专业,财务专业,法律专业、经济专业……


“等等,你们那儿都是全才吗?”


当然不可能,每个人只可能掌握一部分专业,我们整个团队也不都拥有我上面说的人才。我们对团队成员的要求是必须掌握通用专业,外加至少一个专用专业。通用专业就是新闻,专用专业就是所报道的行业知识,另外因为我们写的大部分是上市公司和全球展业的公司,因此熟读财报和熟练使用英文也越来越被我们列为通用专业。


新闻专业说来话长,一句话概括就是把事儿写准写顺,前者考验采访,怎样找到正确的人(当事人或懂行专家)提出正确的问题,后者考验写作,化繁为简,深入浅出。


进入社交媒体和算法推荐时代之后,这些行业常识越来越被忽略、遗忘,媒体内容的下流化势不可挡,即使在富有声誉的机构媒体,从业人员也经常遏制不住为了流量牺牲准确的冲动。


有意思的是,腾讯新闻最近的调查显示,超过70%的用户把真实性作为内容第一需求,但内容生产者为何不迎合这70%的主流,反而迎合另外30%的非主流呢?因为那70%在调查中回答真实第一的人,相当部分实际上是标题党、情绪派、假新闻的拥趸。


没错,人们内心向上,但人性懒惰,当向上需要付出成本时,就会屈从本能选择下流。个事实提醒我们,千万不能孤芳自赏,必须顺从人性,把好内容写得通俗易懂,降低读者的向上成本。


无论如何,我相信坚持高品质内容一定会有回报,问题不是没回报,而是不专业和不坚持。阳光城的美女董秘徐慜婧说得好:信用是个有复利的东西,坚持正道,就一定能见到光明。


对我们而言,每写一篇高品质文章,就多积累了一分信用,我们每年要发布一千多篇文章(含转载),只要不负初心,这就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


这一千多篇文章中,有不到十分之一是企业定制内容,这是我们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


2020年我们做了个合并,原来我们评月度好稿时,定制内容是摘出去单独评的,四季度起我们二合一了,因为我们生产定制内容的标准和生产其它内容并无二致,两套体系反而麻烦。


我们的定制内容写作指南第三条如此规定:


所有常规稿的采写要点都适用于合作稿。干货+洞见,同样是合作稿的目标。


第四条如此规定:


遵循第3条写出来的文章客户未必满意,这意味着并非所有合作稿都能实现读者客户双赢,而我们对稿件的裁剪原则是:有可以不说的真话,但绝不说假话黑话。


两年多前我们推出这个指南时颇为忐忑,有过来人说:客户花钱就是让你说他好的,你还来客观真实这套,怎么行得通?


两年多实践下来,基本行得通,这说明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价值观一致,甲方乙方并不难达成共识。事实上,我们不得不对很多订单说No,其中大部分不是因为Low,而是因为产能严重不足,我们既不愿意降低生产标准,也不愿意让定制内容的比例失控。


这也印证了我们当时写在指南中的判断:


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优秀公司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我们的优质客户也会越来越多,挖掘传播他们的经营管理之道,帮助整个中国商界提升水准,这同样是一件创造正能量的工作。


2020年我们更重要的变化是7月份组建了产业研究中心,目前有三名很棒的研究员,已经产出很棒的成果。


多年前我就注意到,我去采访企业家时,他们对从我这儿了解其它公司其它行业的兴趣,不亚于我了解他们公司的兴趣。而我之所以能与他们交换信息,得益于我长期身处一个跨行业的高水准商业报道平台。


我的经历也是同事们的经历,23年来,《财经》深入报道过中国商界几乎所有的大事,追踪过几乎所有的重要公司重要行业,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知识,远非公开发表的新闻报道所能承载。如果这些知识能够沉淀下来,转化成更深入的研究性产品,那会是多么大的财富。


遗憾的是,我们之前未能如此实践。编辑部的工作围绕新闻内容展开,新闻是一个与时间竞赛的产品,编辑记者们很难沉下心来做上述工作。而随着人员变动,留存在他们脑中的知识,也就离组织而去。


这就是我们成立研究中心的初衷,我们希望它能成为不一样的媒体智库。


2020年四季度,我们还筹建了一个面向年轻读者的新号——半熟财经,三天后就会上线。财经十一人读者主要分布在26-60岁年龄段,18-25岁的读者比例只有10%左右,我们希望用一个新号,更多亲近这群财经商业的半熟读者,也希望他们成熟之后,自然成为财经十一人的读者。


更多新号也在筹建之中,财经十一人是个跨行业商业媒体,我们希望搭建一个综合号和垂直号并行的商业报道矩阵,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高品质内容。


2020年我们写了很多公司,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壳找房和思维造物(得到App),这两家公司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由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创建,共同点是创始人都有坚持做好产品的信念、长期主义的定力,并且获得资本加持。


财经十一人在前两点上和他们一样,但还没有资本助力,而只靠自我积累,我们的很多想法就缺乏实施资源。


前几天我和几个同事吃饭聊天,问他们如果现在手头有两千万会用来做啥?不约而同的回答是招人。在我们这类行当,有了人才,就有了一切。我们的既有业务需要扩大产能,新业务需要开疆拓土,招人是永恒的主题。


什么样的人是我们的“梦中情人”?“自我驱动+创造力”型员工。


建立一家由“自我驱动+创造力”型员工组成的自由人联合体公司,每当这个念头涌起,我就会激动不已。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老爷爷的终极追求,但他设想的是建立一个这样的国家,这是乌托邦。


即便建立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的公司也是异常困难的,因为自由人和联合体就是悖论,公司一定要有共同目标,而自由人越多,一致目标就越难达成。所以,只有人数有限的小公司,才有可能是自由人联合体。


对财经十一人而言,人多不是问题,财经十一人的员工数在可见的未来都不会超过一百人,实现这一梦想的真正难点有三:


1、有创造力的员工难找,中国教育体系从幼儿园起就扼杀创造力。


2、自我驱动来自责任心,责任心源头既不是KPI也不是OKR,而是愿景认同。


3、愿景认同需要财务支持,创业公司通常财务资源匮乏,创业者们分手不是不爱,而是生活所迫。


愿景本质上不是目标,而是企业文化。没有哪个创业者是按愿景规划从起点走到终点的,大部分创业公司上市敲钟时已经与注册开张时判若两人,但企业文化相当程度上却能一以贯之。


出品《纸牌屋》的硅谷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近年取得巨大成功,引来无数解读,以陆奇的解读最为出色。他说,网飞的成功是企业文化的成功,网飞赋予员工惊人的授权和责任,以此激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但中国企业要避免东施效颦,因为网飞文化有一个重要前提:只招“完全成熟的成年人”,他们能够自主承担责任。


“这不就是自由人联合体吗!”读陆奇的文章时我油然感慨。


陆奇是一名在雅虎、微软、百度担任过高管的传奇职业经理人,现在做一家帮助创业者的孵化器公司,他的人生是典型的黑字人生。账号亏空是赤字、账号盈余是黑字,黑字人生的意思是,在你的人生账号上,你创造的价值大于你耗费的价值,两者之差越大,你人生的黑字越大,反之,你的人生赤字越大。


2021年,我希望财经十一人能创造更多黑字,让自己变得好一点,也让世界变得好一点。


作者为财经十一人主编和《财经》执行主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