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第6期

经济编辑部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经管系列 2023-10-24

《农业经济研究》第6期

专题:建设农业强国 

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挑战、动力与策略 

薛 洲、高 强

农业强国建设中需要澄清的几个重要关系 

姜长云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创新与演化 

李 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全国10省(区)2448个农户家庭的调查证据

 林 珊、于法稳 

双重身份下农药店主的农药销售与施用行为 

李忠鞠等 

粮食安全

大食物观下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研究 

刘长全等

新发展格局下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瓶颈及其破解

余志刚、宫思羽 

农业市场

“圈层型”流通:商业资本对接小生产者的逻辑与策略

陈义媛

农村规划管理

理解县域内的城乡融合发展 

罗必良、耿鹏鹏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王克强等 

农村治理

“树亮点”:基层治理中政策信息环境的塑造——G镇打造“亮点村”的案例分析 

吴春来、金江峰 

干部轮换、部门交替与乡村产业衔接困境——基于粤西M县的调研分析 

张国磊、陈妙云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政策性农业担保的现实审思与完善策略 

刘 达、温 涛

“粮食银行”的发展与规范:主要业务的契约属性、风险及治理 

罗 兴等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福利效应——基于农民视角的分析

陈 燕、林乐芬

订购指南

《农业经济研究》

其他期刊订购

摘要

理解县域内的城乡融合发展 

罗必良 耿鹏鹏 


【摘 要】无论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还是城市化的“极化—扩散”效应及其关联的涓滴经济学思想,均与中国城乡发展的现实情境存在反差。尤其考虑到中国城乡阻隔的历史遗产与等级产权的制度基因,中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内生性困境。县域是国家宏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汇聚农村人口、融通农村与城镇的核心载体。实证研究发现,以县城为载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居民的福利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国的城镇化道路模式应该实施阶段性的战略转型,在“大国大城”的基础上推进“大国小城”战略,弥补小城镇发展的短板,加快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由此以乡村“镇”兴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推进县域内的城乡融合发展,谋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关键词】城乡融合发展;城乡隔离;等级产权;县域经济;农民福利 

【作者简介】罗必良,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耿鹏鹏(通信作者),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原文出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16~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协调研究”(71933004)。


圈层型”流通:商业资本对接小生产者的逻辑与策略

 陈义媛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农产品流通的内在逻辑,以及商业资本对接小生产者、建立稳定货源的策略,讨论了商业资本对中国农业转型的影响。基于对6个地区的调研,本文认为,尽管中国的农产品流通表现为大量小生产者与大量中小流通企业的对接,但这种对接呈现“圈层型”特征,即不同层级的中间商在农产品流通中所对接的购、销主体都是相对稳定的,产地中间商收购的绝大部分农产品是由相对固定的小生产者提供的,销地中间商收购的绝大部分农产品也是由相对固定的产地中间商提供的。这种“圈层型”流通结构建立在3层逻辑基础上:第一,各参与主体之间基于长期博弈形成的信任关系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第二,购销双方所建立的契约具有非正式性,缔约双方可以灵活调整契约关系,更好地分担风险;第三,各级收购方均通过“以销定采”降低滞销风险。在这一结构下,商业资本借助乡村社会非正式资源,一方面通过策略性地利用和建构人情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为小生产者提供无息贷款,在不直接介入农业生产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稳定的货源供应。不过,这种纵向一体化策略虽然使小生产者在生产环节保持了表面的“自主性”,但小生产者在全产业链中仍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有必要探索使小生产者可以组织起来参与市场交易的路径。 

【关键词】商业资本;小农户;纵向一体化;中间商;农产品流通 

【作者简介】陈义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原文出处】《中国农村观察》(京),2023.1.168~183【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郊农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路径”(编号:20SRB003)的阶段性成果。


双重身份下农药店主的农药销售与施用行为 

李忠鞠  张 超  孙生阳  胡瑞法


【摘要】农药店已经成为农户农药施用技术信息的主要来源。在农药销售的同时,农药店主向农户提供的技术信息不仅涉及农户是否正确施用农药问题,而且关乎农产品安全及环境效益。在对农药店的随机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具有农药销售者和施用者双重身份的村农药店主在农药销售时向农户推荐农药与自己生产上所施用农药的差异,并根据农药店主个人特征对农药店的农药销售行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不仅再次证明了农药店确实向农户过量推荐农药这一受利益驱使的销售行为,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农药店是否正确地向农户提供农药施用信息,主要决定于其农药施用技术知识水平。依据这一发现,提出加强农药店主技术培训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药店主;病虫害防治;农药施用;技术信息 

【作者简介】李忠鞠(1985- ),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为农业科技政策;张超,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孙生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胡瑞法(通信作者),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

【原文出处】《中国软科学》(京),2023.2.95~1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GIAR组织间合作项目“老龄化背景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侧管理研究”(71661147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信息获取、信息提供与我国农民的农药施用行为研究:以水稻生产为例”(7180301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