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海外漢學系列講座覽要|安海曼:中國中古的動物觀

張青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21-09-15



4月19日下午,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海外漢學系列講座在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內舉行。本次講座由安海曼(Ann Heirman)教授主講,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所長、教育部國家級人才普慧教授主持,根特大學許曉博士翻譯,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劉亞丁教授等師生近180人分別上、下參與聆聽了本次講座。



安教授著眼於佛教律部文獻中“戒殺動物”這一主題,分別從巴利語律藏和中古相關戒律文本出發,通過戒律文獻中所記載對僧團的行規範,探討佛教文獻中所蘊含的動物觀,及對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之道。安教授的研究所依文獻以巴利語上座部律、《十誦律》《四分律》《五分律》《摩訶僧祗律》主,兼朝高僧大德之注疏、評論、菩薩戒、遊記、清規等,她認一方面這些文本存在著不容置疑的重要歷史價值,另一方面也特別提醒大家,戒律是對僧眾生活的指導,本身帶有強烈的理想化色彩,與實際生活存在出入。但根據戒律文本的形成特點,從其中偶然揭示的故事中,我們至少可以通過生活經驗想還原當時的日用品和日常修行的樣態,發現佛教對某一問題的價值傾向。



安教授指出,佛教戒律是戒殺動物、鼓勵放生,但這其中也牽涉複雜的問題,例如:僧人在是否可在自保的情況下殺害動物?僧人能否捕獲或者移動動物?僧人對待動物的態度是應該保護,忍受還是視而不見?應該如何對待對人類兇猛或有害的動物,例如蛇、蠍、蚊子等,又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和做法面對在人類農事生產過程中被無辜殺害的動物。安教授通過爬梳戒律文獻、道宣、義淨等大德觀點,援引例證,對以上問題做出了解答:佛教文本提倡愛護動物,避免殺害動物,故意殺害之心更是罪加一等。與早期印度文獻不同的是,中國古代佛教文獻將殺害動物與人的業報輪回聯繫起來,以此勸勉僧愛護動物,珍惜生命。

普慧教授對安教授的講座內容做出了精彩總結和點評,他從中國戒律研究現狀出發,指出了戒律研究的重要性,對安教授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予以真誠的讚美,鼓勵同學們多學習借鑒以安教授爲代表的優秀海外漢學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劉亞丁教授綫上對安教授表達了親切的問候,從佛教、東正教、天主教不同面向,和安教授探討了肉身在宗教活動中之意義。一位目前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留學的馬來西亞中學語文老師綫上請教了佛教戒殺動物與僧人飲食習慣、中國古代衛生傳統的關係等問題,安教授對此也做出了精彩解答,她指出隨著早期印度佛教文獻進入中國以及中國僧侶自創的戒規的出現,如中國僧侶嚴格的禁食肉的素食規定,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了更加尊重動物和保護動物的平等精神。同時,儒、釋、道三教的互動和融會,把這種人與動物的平等精神推廣到了中古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確實是很值得進一步深究的問題。



感想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萃英博士後、德國埃朗根-紐倫堡大學訪問學者 楊剛

聽安教授的講座讓我仿佛又回到了根特大學,在那裏,第一次聽她講授佛教戒律學知識,使我深深地嘆服於她深厚的漢學與佛學功底。這次講座,安教授帶來了她最新的研究成果,對我有很多啟發,最重要的有兩點。其一,研究視角的選取。佛教戒律的研究,目前側重於戒律史、戒律文本的宏觀闡釋與整體研究,僧人與動物的關係在戒律中一般屬於輕戒,是戒律研究中的微細問題,但又是僧人日常生活中頻繁遇到的問題。安教授從佛教徒如何處理與蜜蜂、蛇等動物的關係這類具體的、細節的問題入手,由小及大,揭櫫出佛教史、社會史、生活史中的若干重要問題,研究視角新穎獨到。其二,研究材料的使用。安教授懂得多種佛學研究語言,有極高的文獻駕馭能力,本次講座中我們也看到,安教授研究中國僧侶的動物觀,材料選取上既有多語種的戒律原典和注疏又有中國的清規和僧史文獻。安教授通過對多元材料歷時性與共時性的分析,揭示出中、印戒律在處理僧人與動物關係時的若干異同,以及造成此種差異的時代與社會背景。在電子化時代,學術資源的獲得非難事,安教授的講座展示了她是如何從大家都能獲取的資源中尋找新的突破,解讀新的內容。安教授的這種學術能力是講座之外,我們更應學習的。

2018級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生梁櫪天

安教授此次講座主要以戒律材料,除漢譯佛典的相關內容外,還涉及巴利律藏,從戒律入手,以規範殺生活動分析佛教的動物觀,是一個比較嚴謹的角度,對我們的研究方法啟發很大。

2019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生易斌

安海曼教授的講座給了我很大啟發,教授的視角獨特,選題新穎,通過對中古時期佛教戒律文本中對待不同動物不同態度的記載,結合這一時期僧人的物質生活,揭示了來自印度的佛教戒律與中國僧人的日常生活中潛在的矛盾之處,我們瞭解佛教戒律乃至於佛教本身因地制宜的靈活性提供了絕妙的案例,有利於我們進一步深化對相關問題的認識。

2019級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李媛媛

安海曼教授的講座視角獨特,從中古的佛教戒律出發,探討了佛教中的動物觀。在學界的研究中,學者們對古人動物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與古人社會生活相關的動物上,而鮮有描述古人如何對待昆蟲的研究。安海曼教授的講座幫助我們擴大了研究視野,並且基於佛教特有的“有情”定義,精准把握到了佛教動物觀的特殊性,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從研究材料上來看,安海曼教授對於佛教文獻中律部文獻的運用也有獨到之處。律部文獻與中古僧徒的生活緊密相連,卻不像經論一樣被研究者重視,安教授啟發了我們,在佛教文學研究中,律部文獻的運用同樣重要。

2019級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王琛懿

在短短的一個半小時內,安海曼教授以獨特的“動物觀”作切入點,帶領聽們走進了佛教戒律文獻的世界。理想的文本與現實問題之別,個體存在的動機與行之辨,以及印度與中土文化間的碰撞,無不形成巨大的張力。從佛教戒律中對待一蟲一蟻的方式,可以窺見佛教甚深而微妙之義理及其漸趨中國化的演變,以芥子之微可見須彌之廣。


主講人簡介

安海曼(Ann Heirman)教授是著名的歐洲漢學家,是歐洲佛教文化研究的傑出學者之一。她於1998年獲東方語言文化博士學位後,一直任教於比利時根特大學(University Ghent),兼任語言文化部主任,開設古典中文和佛學等多門課程。其研究領域廣泛,成果豐碩,尤其是對中國寺院生活與戒律的研究,深入獨到,創見迭出,影響深遠。她的代表著作《四分律中的比丘尼戒》(2002)、《佛教的傳播》(2007)、《潔淨之身至純之思:古代中國與印度佛教寺院的身體保健》(2012)等是人們瞭解和學習海外漢學的必讀之作。


通訊員:張青



往期精彩回顾

周裕锴 | 佛教“六根互用”观念对宋代士大夫日常生活与审美活动的影响
尹賦:扭曲與放大:從“隱惡揚善”看儒學普及化中存在的問題 ——以王梵志詩、《太公家教》為中心
【俗语言】俞理明|词汇外现形式聚合

圖片來源於四川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





扫码关注 


中国俗文化研究


 

  审稿编辑  |  王   冉  

值班编辑  |  黄书霞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