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3国情教育讲座第六讲丨陈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浅析城市更新中的海派文化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共同主办的2023年度“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六讲于11月28日举行。本场讲座邀请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陈东主讲,讲座题目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浅析城市更新中的海派文化”。陈东与同学们详细梳理了海派文化的特色和发展沿革,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六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的师生们以及上海市16个区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带来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国情教育讲座。



“新时代的中国”国情教育系列讲座第六讲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承办,新闻学院副院长陈建云主持。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近150名师生们到场听课。此外,上海交通大学组织青马党校学院近500人线下集中收看网络转播。六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师生,上海16个区融媒体中心采编人员线上线下听课总人数超2000人次。


在120分钟的讲座中,陈东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浅析城市更新中的海派文化”为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海派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以及在中国文化赓续中扮演的重要作用。


陈东首先向同学们分析了今年6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和平性、统一性,它们之间的“结合”巩固了文化的主体性。



陈东向在场师生介绍了上海的三种城市文化的基本情况:红色文化的底色、海派文化的特色和江南文化的亮色。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首届进博会上指出,“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上海背靠长江水,面向太平洋,长期领中国开放风气之先。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我曾经在上海工作过,切身感受到开放之于上海、上海开放之于中国的重要性。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海派文化的特质正是开放、创新和包容。


“九儿我送你去远方——”,“提起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爱见(那)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陈东老师洪亮的歌声,一曲曲《九儿》《谁不说俺家乡好》《三十里铺》将乡音、乡情、乡亲连在一起,通过互动,将同学们带入了山东高密的黄土地上、山东潍坊的山清水秀里、陕西绥德县的三十里铺中……陈东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名片,是产业经济的助推器,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也是市民精神需求的核心部分。



“市民朋友们,解放军进城了,太阳出来了,上海解放了!” 陈东老师不仅用别具一格的“舞台腔”生动地向同学们还原了上个世纪电台主持人播报的声音, 还敲打着杯子哼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婉约优美的调子,用上海话模仿上海老头儿如何向老太太描述刚引进上海的芭蕾舞,绘声绘色地向在座的同学们展示了上海多样而繁荣的海派文化,也体现出海派文化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陈东向我们介绍,上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码头和源头,中国的报业、广播业、现代印刷出版业诞生在上海,中国的话剧发祥于上海,上海命名了京剧、越剧、淮剧,引入了交响乐、油画、芭蕾和流行音乐等新艺术样式,是中国国画、书法、戏曲、杂技、曲艺等传统艺术汇聚和创新的大码头。



讲座接近尾声,陈东用一个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讲述了翻译、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美术、电影等艺术形式中的海派文化。她提到,我们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方向需要有塑胶跑道、高速公路、高铁,更需要有正向的精神轨道指引向前。在市场经济的滚滚红尘中和滔滔海浪中,我们要自觉捍卫文明的底线。今天,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把上海建成伟大目标的地标性城市,建设成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开放之城。


讲座最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生尹兴向陈东提问:“如何看待海派文化在上海发展的未来趋势?”陈东认为海派文化在得名、污名、证名、扬名的过程中有着波浪式起伏的过程,如今,海派文化已经到了扬名的阶段。海派文化的特点是开放、创新和包容。当今的青年群体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使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建云副院长对讲座做小结。他认为,陈东老师从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等多个领域分享了海派文化,让大家感受到大上海的“大”当之无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次讲座对于同学们学习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非常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学生听讲心得

复旦大学学生施懿玲、李雨萌、尹兴等

陈东老师的讲座高屋建瓴,以小上海看见大中国,以上海出色的海派文化为切入点来观照中华文明的突出特点。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是上海神韵魅力所在,必须充分彰显‘上海文化’品牌标识度”“城市精神品格浸润人心,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融合发展”。上海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有着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海派文化以近代上海开埠以后的城市发展为时代背景,在江南文化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融合各种新的文化滋养而形成。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要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担当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周诗桐、曾文莺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陈东老师通过她曾经一线工作的丰富经历与包容开放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新要求,也向我们讲述了上海文艺的前世今生。文化是有温度的,有地域性,有历史性,而我们中华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包容性,这使得中华土地虽经历过战乱,文化却从未断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节生动的文化历史与鉴赏课中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应当有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发展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潮流。


同济大学学生曾琢、王君彦、陈越凡等

陈东老师以富有吸引力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海派文化和城市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海派文化在城市更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城市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为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需要以提升群众获得感、改善城市生态、增强城市韧性、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等为目标,注重保护和传承海派文化,将其与现代城市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城市。同时,我们还需加强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姚怡辰、申琛等

陈东老师一开始从中华文化的五个特性入手,指出中华文化具有整体的特殊性;然后,陈老师聚焦到上海,讲述了上海的三种文化,即红色文化的底色、海派文化的特色和江南文化的亮色,对其中的海派文化做了更为着重的论述,并结合城市更新的大背景,对上海如何发挥海派文化特色,更新发展其文化做出相应解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文化繁荣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担当,推动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展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我们要深入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投身到文化创新和传播的事业中去,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上海大学学生刘李蕙、陈氏玉梅(越南留学生)等

本次讲座围绕海派文化这一核心话题展开,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切入,谈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陈东老师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呈现了许多不同的艺术形式,让我认识到海派是一种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气派,把多元的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巧妙结合起来,具有活泼、外向、洒脱、细腻而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气质。老师还提到,京剧、越剧和话剧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要素所具备的独特地位,正是这些艺术瑰宝才赋予了上海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生钟熠、陈彦希等

城,意味着有品质的选择性居住;市,意味着有质量的商业。同时,城市还承担着文化中心的重要职能。无论是大妈们跳广场舞时播放的《小苹果》,抑或是城市电台的有声媒体,无不为我们居住的城市增添了一抹浓浓的人情味。具体到上海的城市更新过程中,我们更应当积极传承和保护海派文化,以文化来助推产业经济发展,以文化来促进社会和谐。海派文化的特点是包容,其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会使得其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独具特色。海派文化不仅是上海的一张标志性名片,更是这座包容、兼收并蓄的城市的根和灵魂。


文字|李颜玥涵

图片|谢哈维尔、韩咪咪

编辑|刘贤

审核|陆优优



👇 轻点支持

告诉大家你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